癌症防治·共同行动|2020年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

2020-04-15

 

 

       20204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癌症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促进医患沟通。我们收集整理了部分预防小知识,都来看看吧!

    

肝癌如何预防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重要癌症之一。在我国的癌症死亡谱上排名第三。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有三种,即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总体上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有关。目前发现与肝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有: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B1、饮水污染、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及酗酒。

 

主要措施有“管水”(保证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管粮”(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防肝炎”(接种乙肝疫苗),注意饮食卫生。

 

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胃癌如何预防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接近世界的一半,居恶性肿瘤的前列。胃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饮食、环境、细菌和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

 

①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大蒜、玉米等食品,增加维生素A、C的摄入量;

②增加新鲜肉、鱼、蛋、牛奶及各种大豆制品的食用,相对减少淀粉类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熏制、腌制、油炸和泡制的食物;

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硬、粗和过烫的食物;

④少吃盐渍食品,减少食盐的食用量;

⑤不吸烟,少饮烈性酒,情绪开朗、乐观、不生闷气,尤其吃饭时要避免生气。

 

应用较多的措施是对高危险人群进行筛检,以早期检出胃癌。

 

食管癌如何预防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食管癌可能是多种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亚硝胺类化合物、真菌和毒素、营养不平衡、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及遗传易感性、精神因素等。

 

防止粮食霉变;

改变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发酵、霉变食物,不吃含有真菌毒素的食物,注意营养平衡;

防止饮用水污染;

密切关注癌前病变,如食管慢性炎症、食管白斑、食管良性狭窄等;

如发现胸骨后烧灼感、吞咽进行性困难、嗳气、上腹饱胀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大肠癌如何预防

     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危险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健康背景、遗传背景和环境背景。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低脂肪饮食,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卡的20%;

②注意膳食平衡;

③饮食中不同来源的纤维每天至少有25克;

④避免过量热卡摄入和超重;

⑤不吸烟;

⑥适当的运动。

 

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检查和大便潜血试验。

 

肺癌如何预防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人类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和我国,肺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肺癌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公认的最重要原因是吸烟,其他原因有大气和局部环境的污染、家庭装修材料散发出的有害物质以及油烟污染等。

 

①不吸烟或戒烟;

②控制大气污染;

③职业防护;

④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如出现干咳、呛咳、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等症状,及时进行X线透视、摄片、痰细胞学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定期进行胸部X线体检能尽早发现肺部病灶。

 

宫颈癌如何预防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宫颈糜烂、宫颈损伤、早婚早育、孕产频多、吸烟等有关。

 

①适龄结婚;

②注意性卫生;

③科学避孕;

④计划生育;

⑤保持理想体重。

 

已婚妇女每年应进行宫颈检查一次;围绝经期妇女如有月经异常或性交后出血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乳腺癌如何预防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或腺小叶的恶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在40~60岁,可能由遗传易感性、激素水平、免疫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相当重要的预防措施。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占总热卡的10%~30%,同时应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含有纤维的谷物。更年期妇女更要推广健康饮食,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乳腺自我检查,可及时发现乳腺癌,方法如下:

脱去上衣,面对镜子,查看双乳有无异常情况,如乳头溢液、皮肤皱缩或脱屑,乳头有无内陷,乳房的轮廓有无变化。

上举双臂,两手十指交叉于头后部,并压向头部。

双手叉腰,把肩部和肘部向前转动,同时微微弯腰,做以上两步时应使胸肌绷紧,进一步查看乳房的形状和轮廓。

抬起左臂,右手三指或四指并拢,使用手指的指腹一面触摸,一面作画小圈的运动,由乳腺外缘开始,循序触摸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各区,注意有无肿块或明显增厚。要将乳腺全部摸遍,尤其是腋部与乳腺之间的部位。腋部也要依法检查。同样方法检查右乳。

仰卧,左臂上举过头,左肩下垫以小枕头或衣物,使乳房展平,按照第四步检查一遍。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50岁的妇女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摄片,5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癌癌前病变如何对待?

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主要是在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的基础上发生癌变,因此将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视为癌前病变。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亦有较高的癌变率。故大多数学者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治疗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必须权衡手术范围与外形美观之间的矛盾,既不要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组织缺失,也不要切除范围过小而留下复发隐患。

 

萎缩性胃炎如何处理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有诱变为胃癌的可能

 

①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定期(大约3年复查1次)做胃镜复查;

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更应警惕。

 

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胃溃疡会发生癌变吗?如何防治?

胃溃疡的癌变率为2%~10%,因此胃溃疡患者应定期随访,真正良性溃疡转变成胃癌的为数不多,溃疡癌变通常经过不典型增生阶段,因此溃疡边缘粘膜的不典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只要了解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这样会更快、更准地治疗疾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①积极治疗胃溃疡;

②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维生素C的食物,减少致癌物质——亚硝胺的摄入及体内合成。

 

肠道息肉有何症状?如何处理?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变率,是癌前期病变或状态。非肿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较少。

 

①少吃刺激性食物;限制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尤其是红肉;

②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③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身体健康。

 

健康热线

 

内二科(呼吸消化内科):0870-8892037

内一科(心内科):0870-8892036

普外科:0870-7129724

老年病科:0870-7121103

健康体检中心:0870-7430111

影像科:0870-7122061

急诊科:0870-7121120

急救电话:0870-7431999

 

 

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抗癌路上,你我同心